< 返回新闻公共列表

IDC时评:CDN如何适应5G时代?

发布时间:2019-04-19
5G作为现在炙手可热的概念技术,虽然还没有完全开始商用化,但是其现实意义却已经被广泛认同。传统上,为了解决终端数据量爆棚而出现的CDN,也将在5G时代发生变化。
5G作为现在炙手可热的概念技术,虽然还没有完全开始商用化,但是其现实意义却已经被广泛认同。对于普通用户而言,5G可能仅仅意味着更高速的手机上网。但是对于行业而言,其意义则更为巨大。在未来,VR/AR,车联网,物联网这些对高带宽网络有巨大需求的行业将有望借助5G全面落地。传统上,为了解决终端数据量爆棚而出现的CDN,也将在5G时代发生变化。 移动互联网从十几年前的1G,2G拨号,发短信。发展到后来3G时代的浏览网页和4G时代的视频播放和即时视频通讯,每一次的技术迭代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。但是,VR/AR,自动驾驶,物联网这些概念由于对带宽的需求太高,虽然提出了很多年,但始终无法落地。 不过,随着5G的来临,这些概念终于迎来了落地的机会。5G具有的高带宽,低时延特点将把这些概念落地时面临的问题化解于无形。 理论上,5G的实际速度可以达到300MB/s以上,这是目前4G网速的100倍。其次,在4G时代阻碍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时延问题,在5G来临以后,也将变得不再是问题。4G网络的时延大概是50ms,但是5G则可以将其降低到1ms。这就使得任何路面紧急情况,都可以及时传输到云端进行处理并返还给车辆。如果再考虑到边缘计算的介入,那么无人驾驶的安全性将获得更大提升。最后再连接数量上,4G每平方公里可以连接1万台终端,而5G可以在每平方公里内连接百万台终端。 据IDC统计的数据显示,预计到2020年,依托于5G的商用,全球物联网终端连接数将超过300亿台。平均下来就是每人拥有4个联网设备。 不过,虽然5G风光无限,但也并非无懈可击。因为,其解决的只是带宽问题,如果数据处理不及时,依然会造成服务器崩溃的结局。就好比说,如果购物中心停车场面积不够,门前的马路越宽,堵车只会越严重。一直以来,CDN都是技术层面缓解网络拥堵的唯一方法。这是一种1999年诞生的,基于网络的内容分发机制,依靠部署在各地的边缘服务器,通过中心平台的负载均衡、内容分发、调度等模块,使用户就近获取所需内容,提升整体分发效率,降低网络延时、节省带宽资源。 说起CDN,也是满眼辛酸泪。其发展初期,正赶上互联网泡沫破裂,服务商不断消失,可谓生不逢时。好在2005年,随着电子商务和门户网站的兴起,总算是让CDN起死回生。后来,2008年,随着OTT还有IPTV等视频应用的带动,CDN算是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。2016年以后,在今日头条,抖音,快手这些直播和短视频平台迎来春天的同时,CDN也更上一层楼。有数据显示,从2012年到2016年,全球范围内,应用CDN承载的互联网流量占比从33.7%暴增至52.0%。预计到2021年以后,这一数字将达到70%以上。 讲完了CDN的变迁,再说回它与5G的机缘。在4G时代,CDN主要部署在核心路由器和业务路由器附近,具有部署位置偏上,且节点稀疏的特点。每个节点大概能够覆盖10平方公里的范围。 但是在5G时代,网络扁平化特点凸显,会出现基站林立的现象。如果CDN的部署方式不随之作出调整,那么在原来CDN节点覆盖范围内,一旦出现终端设备爆棚,尤其是VR/AR,甚至自动驾驶这样对时延要求苛刻的应用接入,由于网络拥堵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将不可避免。 所以,为了适应5G的新特点,高高在上的CDN必须下沉,首先是从传统的核心路由器和业务路由器向用户端迁移。部署方式上,应该向小型化,高密度化方向发展。比如原来是10公里部署一个节点,现在可能就得把节点部署密度缩小到1公里以内,甚至更小。 最后,CDN也应该基于云平台部署,按照业务需求实现弹性伸缩。以便提高CDN在服务和内容方面的调度能力。将用户的请求,以最精准的方式调度到最佳节点上。 来源:中国IDC圈

/../template/Home/mama/PC/Static